最近兩年,在沃爾瑪電商與亞馬遜的交鋒中,前者似乎如有神助。
先是疫情的助推,讓沃爾瑪多年如死水般的電商業務一躍而起,成為在北美市場份額僅次于亞馬遜的電商零售平臺;
再是亞馬遜一記封號大錘,讓沃爾瑪在中國的招商動作大受歡迎,短短一年多,沃爾瑪上的中國新賣家就以超一半的比例持續猛增,增速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賣家;
問題的關鍵是,接下來,沃爾瑪電商還能繼續贏下去嗎?
中國賣家爭奪戰:
亞馬遜封號,沃爾瑪“搶人”
?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亞馬遜的地方,一定少不了它的頭號對手沃爾瑪。
北京時間5月23日, 2022年《財富》美國500強排行榜新鮮出爐。今年的榜單上,亞馬遜排名全美第二,其多年勁敵沃爾瑪則連續第十年霸榜第一。
在更早前的3月,《2022年全球50強零售商排名》發布,亞馬遜排名第二,而同入榜單的沃爾瑪,繼續穩居全球榜一。
沃爾瑪的鐵王座背后,是一家公司能在十年內就創造了51000億美元營收,相當于全球GDP第三大國日本去年的GDP。
作為如此強悍的零售巨頭,沃爾瑪電商雖然還遠遠落后于亞馬遜,但背靠大樹好乘涼,近兩年來,沃爾瑪電商在繞了一堆彎路之后終于駛入正軌,并一躍成為美國第二大在線零售平臺。
?
2021年3月,電商初見成效的沃爾瑪開始發力第三方賣家業務,并一改此前的“高冷”,首次面向中國賣家招商。
極具戲劇性的是,就在沃爾瑪中國招商一個多月后,亞馬遜掀起了史無前例的封號潮,加之平臺越來越昂貴的流量和嚴格多變的審核規則,倒逼大批中國賣家開啟了多平臺外遷之路。
?
于是乎,沃爾瑪的中國招商之路順利得超乎想象。
去年四月,沃爾瑪電商平臺(walmart marketplace)還只有?6%?的新賣家來自中國,到今年5月,正值亞馬遜封號潮一周年之際,Marketplace Pluse最新數據顯示——在沃爾瑪新增的1000名新賣家中,中國新賣家占比已經達到51%。
在walmart marketplace上,這是中國新賣家首次超過同期美國賣家。
上萬中國賣家的涌入,彌補了沃爾瑪電商平臺的長期以來的sku短板,大批在亞馬遜上被暫停的商品現在都在沃爾瑪上銷售,沃爾瑪預計,到2022年底平臺將有超過2億件商品在線銷售。
與之形成對比的是,2020 年年底,中國賣家在亞馬遜市場中的占比達到42.3%,2021 年底降為了36.9%。
深入亞馬遜腹地,爭奪中國賣家背后的供應鏈,這一輪交鋒,沃爾瑪取得初步成功。
?
第二名的策略:
亞馬遜摸著石頭過河,沃爾瑪摸著亞馬遜過河
?
單從排名看,亞馬遜電商美國第一,沃爾瑪電商美國第二,追趕似乎指日可待。
但從市場份額占比來看,到2021年底,沃爾瑪跟亞馬遜之間還隔著幾乎10倍的差距。
不過,第二名也有第二名的優勢。
在博弈論里,有個專為第二名生存量身定做的策略,叫做智豬博弈。
這個理論的結論就是,當你在一個市場里不占據絕對領先優勢時,就讓第一名去探索路徑、教育市場,而第二名要做的就是等待時機、復制路徑、尋找差異切入。
作為第二名的沃爾瑪,明顯悟了。
此前,因為缺乏電商基因,沃爾瑪的電商轉型之路也走了很多彎路,比如,高價收購了包括Jet.com、ShoeBuy等一大堆電商網站,但卻都因沒法消化而以失敗告終。
現在的沃爾瑪,方向基本確定,就是走亞馬遜的路,把亞馬遜在做的事重新再做一遍,比如:
復制亞馬遜的Prime會員體系,推廣Walmart+。
復制亞馬遜的FBA物流體系,向第三方賣家開放自有物流WFS。
復制亞馬遜的品牌盈利體系,打造自有品牌。
復制亞馬遜的廣告體系,讓賣家相互競價,提高廣告收入。
復制亞馬遜的廣告體系,讓賣家相互競價,提高廣告收入。
看上去,沃爾瑪電商正步步靠近亞馬遜,但是沃爾瑪畢竟還是沃爾瑪,二者路徑相似,卻也有基因差異。
電商平臺加時賽:
全渠道風起,沃爾瑪就在風口上
相比亞馬遜整個電商服務體系的完善和成熟,沃爾瑪還有諸多短板,其中,包括被不少中國賣家吐槽的物流服務、網站操作、后臺應用等。
不過,盡管眼下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,依然不影響沃爾瑪是中國賣家布局海外最看好的平臺之一,越來越多的中國賣家也已經用行動投了票。
自沃爾瑪面向中國招商后,像雅藝科技、星徽股份、華鼎股份等上市公司?,以及我們熟悉的通拓、澤匯等一眾大賣也紛紛入局了該平臺。
那么,除了財大氣粗地復制亞馬遜的路徑,沃爾瑪電商還有哪些潛在優勢呢?
1、全渠道零售網絡發揮作用:
2020 年 2 月前,只有 7% 的美國消費者嘗試過路邊取貨,到 2020 年 6 月,這一數字躍升至 22%,而在美國所有路邊提貨訂單中,約25%的訂單由擁有密集商超網絡的沃爾瑪完成。
至此,開始嘗到路邊取貨甜頭的沃爾瑪,意識到了依托實體店發展電商的可能性并大力發揮這一優勢。
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.麥克米倫形容:現在的沃爾瑪像是一個混合體,既是商店,也是發送各種包裹的履約中心。
麥克米倫說,沃爾瑪在2022財年將其訂單取貨和送貨能力提高了近20%,預計在2023財年將該能力再提高35%。
2022年,在勞動力成本、油價運輸成本持續上漲的背景下,更低成本、更便捷、更穩定的全渠道物流服務必然會贏得市場青睞,而作為全渠道零售商,擁有廣泛、密集履約中心的沃爾瑪顯然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占據長足優勢。
2、“物超所值”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:
從成立以來,沃爾瑪一直以“天天低價,物超所值”的策略品進行銷售。
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,也為沃爾瑪電商的增長貢獻力量。?
一項最新美國消費者調查顯示,66% 的受訪消費者會因為“物超所值”選擇某個品牌,在消費者偏好方面位居榜首,次之是“最低價格”選項。
毫無疑問,隨著全球通貨膨脹的持續走高,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就必然會更多考慮生活日用品,考慮商品性價比,而自稱“抗通脹斗士”,又是食品雜貨零售巨頭的沃爾瑪,會是消費者購物的重要選項。
?
3、食品雜貨洶涌流量反哺線上:
沃爾瑪是全美最大的雜貨零售商,而如果一家零售商銷售雜貨,它就擁有穩定的流量。
這不難理解,食品支出是美國僅次于住房和交通的第三大消費支出,大多數消費者每周都會購買食品雜貨,每次購買就都會增加平臺的訪問頻率,一個平臺的“往返流量”自然就來了。
就連亞馬遜也認識到了雜貨對客流量的影響力,亞馬遜前首席執行官杰夫貝佐斯十多年前曾表示,亞馬遜要想成為一家價值 2000 億美元的零售商,就必須弄清楚如何銷售食品。
所以,亞馬遜線在 2017 年收購 Whole Foods ,還在 2020 年開設新的雜貨連鎖店 Amazon Fresh等。
總之,在流量獲取越發昂貴的當下,沃爾瑪的雜貨銷售為客戶創造了一個內在的理由,讓他們主動地、盡可能多地返回到平臺上來,最終為平臺其他商品的銷售貢獻流量。?
換句話說就是,通脹之年,沃爾瑪能夠憑借食品雜貨的洶涌流量反哺其線上平臺。
通脹之年,更考驗賣家庫存周轉能力
?
美國通脹創40年新高,CPI連漲23個月,歐元區4月份通脹率一路飆升至7.4%,達到25年來最高水平。
通脹之年,上游大宗原料上漲,賣家進貨成本不斷提高,下游買家受通脹、供應鏈中斷、戰爭影響,把有限的預算花在生活必需品上,購買熱情下降,單平臺周轉率下降,同時線下零售商庫存壓力較大,提價空間有限,三個方向擠壓賣家利潤。
因此,建議賣家2022年多渠道策略,通過規模效應,抵抗單平臺的周轉率下降,通過加快庫內周轉,提升整體銷量,增大對上游拿貨的議價權,提升利潤空間,同時降低單平臺經營波動風險。
在多平臺的推薦中,沃爾瑪顯然是穩妥和潛力兼具的選項之一,值得賣家重點關注。
感謝您對縱騰集團的關注!為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解答,我們將按業務類型和客戶區域匹配對應客戶經理, 請正確填寫信息。收到您的信息后,客戶經理將于兩個工作日內聯系您,請稍候。
*公司名稱
*姓名
*電話
郵箱
微信
*公司所在城市
*您需要的服務(可多選)
*發貨地
*目的國家
*需求海外倉(可多選)
*銷售平臺(可多選)
*銷售品類
*產品貨型(可多選)
*跨境月銷售額